全国殡仪服务精英包头大竞技,全面检阅近年来殡仪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大变化
参赛选手合影
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报道 8月9日至12日,“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第二届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来自23个省份的80名职业选手和来自4所殡葬专业院校的19名学生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较后,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郭鹏飞、董子毅,重庆江南殡仪馆的王川,获得职业组特等奖;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鲜莹获得学生组特等奖。
竞赛本身不是目的,以竞赛促进殡葬行业人才的成长、职业技能的提升才更为根本。本届竞赛距2008年“首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殡仪服务员)”,已有8年。8年间,全国殡仪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有了怎样的成长?竞赛中胜出者的专业技能又是如何养成的?
获得特等奖的职业组和院校组的选手
在更大的平台上历练
来自八宝山殡仪馆的女选手郭鹏飞荣膺本次竞赛第一名。总决赛前,她夜里2点才睡下,不到5点又起来复习了。
而竞赛的好成绩并不是一夜间取得的。郭鹏飞毕业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前身——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入行已9年,在私人承包的医院太平间干过,在郊区殡仪馆待过,6年前进入八宝山殡仪馆。在2012年北京市殡仪服务员大赛中,她斩获第一名。
从郊区殡仪馆,到医院太平间,再到八宝山殡仪馆,郭鹏飞的感受很分明。在八宝山殡仪馆,她一天接10单、20单业务都很平常,同样的主持做10遍、20遍都很平常。“以前一个星期的业务量都抵不上我在八宝山殡仪馆半天的业务量,什么样的我都经历过。在郊区殡仪馆干的时候,业务量小,需要主持人做个性化发言的告别仪式更少,主持词基本是固定的,告别仪式的流程也是固定的ABCD几种模式,家属选定流程、主持词,我们照做就好了。在太平间,就更简单了,一个模式就一个主持词。”
竞赛中的主持环节,根据逝者的生平、背景,选手要脱口而出致悼词,主持整个告别仪式。这就是郭鹏飞平时工作的内容。“我平时的工作就是接待洽谈,还有主持。在一个岗位干了七八年后,就形成习惯了。”
对于家属临时决定举办告别仪式的,郭鹏飞经常要去救场。“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很短,就像考试一样。接到临时通知,我们赶紧过去就向家属了解逝者的家庭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家属想要表达的话等等。然后,就上台主持了。”
郭鹏飞说,是八宝山殡仪馆这个平台给了她更多历练的机会。一同毕业的同学,有的在普通的殡仪馆工作,可能至今主持一场简单的告别仪式都有难度。而在八宝山殡仪馆,他们经常可以参与重大治丧活动,可以策划知名人士的葬礼活动。这种见识和历练,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自信。
获得竞赛第二名的董子毅,则是另一种成长路径。他并非科班出身,从部队退伍后进入八宝山殡仪馆工作。他从普通的服务人员干起,后来进入业务洽谈室,兼职主持工作,再到参与重大治丧服务保障工作。
在总决赛的告别仪式主持环节,董子毅的声音浑厚响亮、字正腔圆,挺拔的身形、堂堂的仪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干殡葬工作之前,我没干过主持。一开始,除了声音好,我几乎没有什么优势。”
董子毅学过声乐,爱唱歌,在北京市殡葬系统的一次青年歌手大赛中崭露头角。大赛过后,他参加过多次演讲、宣讲活动,这些都与主持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他看来,职业技能竞赛也如同一个舞台。“过往的这些经历让我有了更多舞台经验。”
对于葬礼策划,董子毅介绍说,当家属需要办个性化的葬礼时,就需要写非常详细的策划:具体的时间安排,几点几分干什么,具体的接运地点,逝者的背景,撰写生平、悼词、答谢词、主持词、讣告、唁电等一系列的殡葬文书,还有整个活动的策划方案,要准备两份供家属选择。
获得第一名的选手郭鹏飞在总决赛现场
在精益求精中成长
重庆江南殡仪馆的选手王川,2012年毕业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这次大赛中荣膺第三名。在他看来,要想成为殡葬行业的优秀人才,在学校打下的专业基础、老师的引领、工作单位提供的平台、家庭的支持都很重要。
一开始,父母并不支持王川干这行,“会有不光彩的感觉”。“慢慢的,干这行既能养活自己,还能养家糊口,父母也就认可、支持了。”在这个过程中,王川很努力,很坚持。“到现在,我觉得这个职业是很不错的。”
“自我的认可比别人的评判更为重要,如果自己都不认可,就没有办法坚持。刚出学校的时候,皮鞋擦得锃亮,穿西服、打领带,出去迎接遗体。有的家属说,你们何必正儿八经呢。当你服务得很好,家属又很感激,说以前的人是穿着拖鞋、抽着烟来做这些。你们这么做很规范,很好。”王川说。
在服务对象的不断反馈中,王川认为自己的职业很重要、很有价值,获得了职业的自豪感。“我当时跟同事开玩笑说,我还是很帅的。”王川说。
王川所在的江南殡仪馆是事业单位。2007年,殡仪馆和台湾地区专门从事殡葬服务的企业“中国生命集团”合作,用台湾的服务理念结合重庆当地的风俗进行服务创新。“这个平台,给了我大量的机会,我们不断地学习。就拿主持追悼仪式来说,有老师教,有专门的培训,这很重要。”
获得学生组第一名的选手鲜莹,也来自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大三的学生。在她看来,专业教育教给了她尊重逝者的理念、专业的知识,以及对服务细节的注意。
“是否受过专业教育,在思想上的差别是比较大的。我们对逝者的尊重,没有接受专业教育的往往没法理解。而殡葬行业较基本的就是尊重。我接触过没有殡葬专业背景的同龄人,他们做的活儿,有点毛毛躁躁的。我以前实习做主持时,有两个非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跟我配合完成。我会跟家属沟通告别仪式怎么做,会亲手发放小白花给来宾,会告诉家属哪些要佩戴“孝”字,哪些要佩戴黑花。非专业背景的人对这些习俗不了解,连小白花都是摆在那里任人自取。我觉得,做好这些细节非常重要。”鲜莹说。
获得第二名的选手董子毅在总决赛现场
竞技现场是专业素养的较量
竞赛很激烈。半决赛后,只有2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
在本次竞赛的裁判长、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究员肖成龙看来,殡仪服务员核心的职业功能——殡仪策划、礼仪主持在总决赛阶段得到了充分展现。
总决赛试题背景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高院士去世了。作为一位学界泰斗,他有丰硕的科研成果,把工程热物理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培育了很多新人;作为一位父亲,他养育了儿女。前来悼念的有政府代表、学生、同事、家人、朋友,一共是240多人。
对于高院士的葬礼采取什么形式,他的儿子是传统派,孙女是现代派,发生了意见分歧。家属第一次到殡仪馆的时候,殡仪服务员做了两个告别仪式方案,一个是传统型的,一个是现代型的,供他们选择。传统型注重传承,现代型注重推崇现代殡葬,特别是科技殡葬、绿色殡葬、人文殡葬。较终,孙女的意见被采纳。殡仪服务员主持了现代的告别仪式。
肖成龙在考评时发现,好的策划方案比较全面,从客户的需求到具体的时间、地点、礼厅安排、人员分工,根据来宾的数量进行车辆组织、安全保卫等,都想得很周到,流程也很清晰。有的还写明了注意事项,提示来宾、家属要做的准备,还有应急预案。
参赛选手对现代型告别仪式的策划普遍比传统的好。现代型的策划,把高科技的手段应用在告别仪式中。为了展示高院士对科研的突出贡献,有的以人生电影的形式展现,有的设计了成果展示墙,有的设置了粉丝签名墙,还有的用现代的激光影像技术让高院士从远处走来。
“有相当一部分选手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殡葬领域有很多值得传承的东西,要用传统的方式去展现。”肖成龙说。
在接待家属时,有的选手为了解决家属的意见分歧,说告别仪式总体上是现代型的,其中穿插一两项比较传统的内容。“因为选手能协调这种分歧,我们认为也是亮点。”
在确定方案后,有的选手要家属签字确认,不仅要确认方案,还有遗体、礼厅布置的确认,想得比较周到、严谨。“这也是专业技能在细节方面的体现。”
具体到主持,选手的站姿,是否声情并茂,对悼念者的组织,自我介绍,是否说了逝者生平,让谁致辞,每个环节之间的串场词等等,都是考点。
有的选手在结束时,还询问两位家属对主持有什么意见,甚至对下一步要办理什么业务予以指导,请引导员继续下一步流程。“这体现了服务至上的意识。”
肖成龙说:“通过竞赛发现,殡仪策划和葬礼主持这两种职业功能专业性强,有可能成为专业的技术工种,可以叫做殡葬策划师、殡葬礼仪师。一个好的策划、礼仪主持对于提升殡仪服务整体水平有很大的促进。在殡仪服务员的四大职业功能中,还有骨灰管理、用品销售,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可以考虑逐渐剥离出去。”
殡仪馆越大,分工越细。“有的规模大的殡仪馆提出,我们的员工没在那么多的岗位上干过。一些县级馆培养的则是多面手。而随着工业的发展,产业、服务的分工会越来越细。以后可以尝试搞单项赛,选手擅长跑就跑,擅长跳就跳。毕竟,十项全能的人员太少了。”
获得第三名的选手王川在总决赛笔答环节现场
殡葬人才队伍的变化参加竞赛的99名职业组和学生组选手,对比8年前首次竞赛,究竟有怎样的变化?
职业能力展示裁判组组长杨根来表示,对比8年前,感到殡葬人才队伍壮大了,个性化色彩更浓郁了,人才辈出的局面开始形成,让人很欣慰。
8年间,通过人才激励,殡葬事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这些人充满朝气与活力,形象、能力俱佳,而且很多是女性。参赛选手也呈现年轻化趋势,80%的选手是30岁以下。在裁判组,年轻人也占了一半以上,不再是由退休的人来主持。从学生组来看,原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主力军,这次四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作为参赛对象,8年前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了。从职工组来看,年轻的殡仪职工成为参赛主体,不仅有专业院校毕业的,还有其他专业的高学历人才,这些独具特色的殡仪服务员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再看行业的发展,人才兴业不是一句空谈,谁重视人才、谁重视培训、谁重视队伍建设,在这些方面投入多,谁就会有进步。“8年前,在第一次竞赛的时候,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几乎全军覆没,没有进入前十五名。这次竞赛,八宝山殡仪馆高度重视,两名选手进入前三强。”
杨根来表示,对于专业人才而言,要在人才引进、待遇保障、发展空间等方面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从全国层面来看,人才作用的发挥、评价、考核、激励、培训、鉴定、认证要形成一条龙,形成政策激励、人才考核、评价的功能链。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地方、用人单位,要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些人才是全国性的,也是行业性的,他们成长、成才的经历,应该是行业共有的,要加强宣传。
就殡葬人才的待遇,杨根来建议,殡葬职工待遇与儿童照顾、养老护理等相比还不错,但工作环境、社会评价还不是很好,要进一步提高待遇,对人才给予更多宽容,让殡葬人才真正有尊严地劳动、生活,把殡葬行业变成受人尊重、受重视的行业。
王川表示,目前留得住人才的只限于省会城市、业务量比较好的殡仪馆。业务量好,待遇就好。他在与同学交流时发现,区县级殡仪馆基本上留不住学院派的学生,加上地区差异也很大。“江南殡仪馆是重庆主城区的龙头,收入能保证,并且单位能给我们的发展提供平台,所以我能坚持下去。我们这个行业有特殊性,不被社会认可,对殡葬专业人才作一些保护,出台优惠的政策,给他们争取一些保障,才能让殡葬事业发展得更好。这次获奖选手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如果没有获得认可就可能会流失,希望政策做些倾斜性的激励机制。”
总决赛现场裁判考核选手
专业的殡仪服务人员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重庆江南殡仪馆王川:要有好的形象、气质;要有好的服务理念,有谦卑的态度;要对语言的运用有敏锐的感觉,对家属的接待洽谈,让他信服你是很可靠的人;对主持要有兴趣,感兴趣才能用好的语言,组织仪式、悼词、追思的文字,既庄严又厚重,承载家属的悲伤;要有创新,每次去高档的场所或其他的场所有所收获,我都想能不能运用到殡葬仪式上来。
同时,殡仪服务不仅是殡葬仪式的流程,除了精细化之外,还应该体现人性的温暖,给家属真心的关怀、真诚的服务,突出服务个性化的特点。从环境布置、服务的体态、语言、流程的安排等方面体现出来,家属能直接听到、看到、感觉到。
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郭鹏飞:殡葬无小事。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重来的一件大事。而对殡仪服务人员来说,是每天都在做的事,就像裁缝做衣服一样,是周而复始的一件工作,是很平常普通的一件事。这就要求殡仪服务人员要有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专业的殡仪服务员,要与时俱进地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能光顾眼前的业务。比如九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殡葬条例等等,虽说在日常工作中用得较少,但会涉及。遇到有特殊要求的家属,我们会用政策法规来说服。未来殡葬业的发展,民风的引导,都需要借助政策法规的力量。专业的殡仪服务员还需要良好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对传统殡葬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以及亲和力。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鲜莹:做这一行,诚信、责任感很重要。这个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不能是单一的技能,礼仪主持、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