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说:丧,从哭从亾(读音亡,从亡字),义为失去亲人。丧事: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民间丧服制度是什么?
中国丧服制度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斩衰
斩衰(音摧),丧服名。衰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三年丧二十五月毕')。
齐衰
齐衰(音资崔),丧服名。齐,下衣的边。齐通纃,衰通缞。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作,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周代,父在父母服齐衰杖期,父卒服齐衰三年。唐代,为母,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子妇为姑(婆)亦齐衰三年。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
大功
大功,亦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作。服期为九个月。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史记·孝文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
小功
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
缌麻
缌麻(缌音思),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五服亲了。